电子数据交换如何支持零售业

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实现零售供应链现代化

三十多年来,零售业一直是采用 EDI 的先驱,以电子文档交换取代了许多手工、纸质流程。虽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,但在当今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的零售生态系统中,EDI 仍有尚未开发的潜力,可以通过零售数据交换的形式提供更大的价值。

电子数据交换在零售业的发展和影响

在沃尔玛和宝洁等公司的推动下,早期的零售电子数据交换实施引入了供应商管理库存(VMI)等创新技术,这是一种允许供应商为零售商管理补货的模式。VMI 简化了产品流程,减少了浪费,尤其是在高周转或易腐商品类别中。通过将补货周期从每月改为每周或每天,VMI 提高了对促销和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。

今天,电子数据交换继续在以下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:

  • 订单、发票和发货通知自动化
  • 改进商店直接配送(DSD)流程
  • 启用全球数据同步 (GDS)

例如,使用预先发货通知(ASN)可缩短收货时间达 60%,帮助大型零售商每年节省数千小时。当 ASN 与整个供应链的同步产品数据相结合时,这些优势就会被放大。

零售信息供应链面临的挑战

零售供应链节奏快,以需求为导向,对错误非常敏感。与其他行业不同,订单延误或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客户服务。不断增加的 SKU 数量和频繁的交付只会增加复杂性。

零售供应链电子数据交换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这些问题

  • 加快交易速度
  • 减少错误和差异
  • 提供库存和装运的实时可见性

然而,要充分利用EDI物流提供商和金融机构的这些优势。通过利用 EDI 数据交换和实时数据共享,企业可以建立连接的工作流程,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统一性,并确保在整个供应链中做出更快、更准确的决策。

零售业电子数据交换文件标准

零售业使用多种 EDI 标准:

  • 贸易通:最早的标准之一,尽管已被 EDIFACT EANCOM 取代,但仍被广泛使用。
  • VICS(自愿性行业间商务解决方案):VICS 现在是 GS1 US 的一部分,它帮助制定了 "快速反应"(QR)标准和 CPFR(协同计划、预测和补货)。
  • eCOM:一套基于 EDI 的新兴 XML 标准,适用于零售供应链。

影响零售业电子数据交换的行业组织

支持零售业采用 EDI 的主要协会包括

  • GS1:监管条形码、RFID 和 EDI 信息标准。
  • GDSN(全球数据同步网络):通过 GS1 认证的数据池,实现安全、同步的产品和位置数据交换。
  • GSMP(全球标准管理程序):通过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合作,维护 EDI 和数据同步标准。
  • 全球商务倡议GCI:定义全球标准化模型,如全球产品分类(GPC)系统。
  • ARTS(零售技术标准协会):重点关注 A2A(应用到应用,或内部系统到系统)标准,如 UnifiedPOS 和 IXRetail。

零售业电子数据交换的未来

随着全渠道零售、个性化和全球贸易复杂性的增加,EDI仍然是实现灵活、互联供应链的核心。通过对传统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,并启用灵活、可扩展的供应链基础设施,以适应不同合作伙伴的 EDI 要求和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,零售商可以更快地适应变化。互联网络间的持续协作有助于降低成本、提高服务水平和保持竞争力。

与此同时,许多零售商正在整合 API 等现代技术,以支持与合作伙伴进行更动态、更实时的数据交换。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也被用于加强需求预测、检测异常情况和优化库存策略。这些创新通过扩展自动化能力,使供应链运营更加智能、反应更快,从而对 EDI 形成了补充。

现在就与我们的零售 EDI 专家联系 → 了解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