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EDI(電子數據交換)?
電子資料交換 (EDI) 是商業夥伴之間以標準電子格式進行的電腦對電腦商業文件交換。
從以紙本為基礎的商業文件交換轉變為電子化,企業可享有降低成本、提高處理速度、減少錯誤以及改善與商業夥伴關係等重大好處。
電腦對電腦
電腦對電腦 EDI 取代了郵遞、傳真和電子郵件。雖然電子郵件也是一種電子方式,但透過電子郵件交換的文件仍必須由人而非電腦處理。由人來處理會減慢文件的處理速度,也會造成錯誤。相反,EDI 文件可以直接流到接收方電腦上的適當應用程式(例如訂單管理系統),並立即開始處理。典型的手動流程是這樣的,需要大量的紙張和人員參與:
EDI 流程看起來是這樣的 - 沒有紙張、沒有人參與:
商業文件
這些是企業間通常交換的任何文件。透過 EDI 交換的最常見文件是採購訂單、發票和預先裝運通知。但還有許多其他文件,例如提單、海關文件、庫存文件、出貨狀態文件和付款文件。
標準格式
由於 EDI 文件必須由電腦而非人類處理,因此必須使用標準格式,以便電腦能夠讀取和理解文件。標準格式會說明每項資訊的內容和格式 (例如:整數、十進制、mmddyy)。如果沒有標準格式,每家公司都會使用其公司特定的格式來傳送文件,就像說英文的人可能不懂日文一樣,接收者的電腦系統也不懂傳送者的公司特定格式。
- 目前使用的 EDI 標準有數種,包括ANSI、EDIFACT、TRADACOMS 和 ebXML。當兩家企業決定交換 EDI 文件時,他們必須就特定的 EDI 標準和版本達成一致。
- 企業通常會使用 EDI 翻譯器 (內部軟體或透過 EDI 服務供應商) 來翻譯 EDI 格式,以便其內部應用程式可以使用資料,進而直接處理文件。
業務夥伴
EDI 文件的交換通常是在兩個不同的公司之間進行,稱為商業夥伴或貿易夥伴。例如,A 公司可能向 B 公司購買貨品,A 公司向 B 公司發送訂單,A 公司和 B 公司是業務夥伴。